本篇文章5512字,读完约14分钟

最近,美国版知道quora有问题。 中国怎么生产这么多粮食,足以养活十几亿人? 你依靠进口还是自给自足?

对此,剑桥大学博士janus dongye的回答是拍照赞不绝口,以下是他的回答。

标题:中国怎么生产这么多粮食,足以养活十几亿人? 是依靠进口还是自给自足(编者翻译)

可见的地方是实际的。 打开谷歌的地球,从天上看看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什么。 西方媒体通常不报道这些东西。

那些地方值得注意,我一个一个给你看。

包括以下坐标点。

地点:福建宁德港(东经119°57'45.2 ',北纬26°43'02.8 ' )

我们的第一站是福建省沿海地区。

放大地图,可以看到海面上漂浮着数百万的房子和网箱。

从浙江到广东,在这条1000多英里的海岸线上,你几乎到处都能看到同样的网箱。

那是什么? 那是中国的“海鲜农场”

与其出海捕野生海鲜,不如在同一个地方养海鲜。 那样的话,可以用很少的劳动力培育鱼、虾、螃蟹、龙虾、贝类等,赚的钱也很多。

中国农民不仅可以养殖海水,即使在广阔的水域,水库、河流、湖也可以饲养水产品。

想象一下在每个网箱里养了几十条鱼和螃蟹,合起来有多大规模。

[page title= subtitle=]

中国海鲜的费用是多少?

年全世界海鲜总量为1.44亿吨,中国是最大的海鲜国家,6500万吨占全世界的45%,继而是欧盟( 6500万吨)、日本( 740万吨)、美国( 710万吨)、印度( 480万吨)

中国每年消耗的6500万吨海鲜中,只有1500万吨被捕获,其余5000万吨来自水产养殖农场。 日本90%的海鲜来自渔业。 多亏了海鲜养殖,普通的中国人可以买到便宜的海鲜,日常三餐就可以吃海鲜。 接下来是典型的中国家庭团圆饭,你会发现很多食材都是海鲜。

【国内】近14亿人的口腹之欲,是怎么被满足的?

这种全家都能享受的海鲜料理,价格在120美元左右。

地点二:浙江湖州南泾(东经120°09'02.9 ',北纬30°46'14.5 ' )

下一站是长江、太湖、钱塘江一带的洪泛平原。 丰富的淡水资源给河流上游带来了大量的养分,把这个地区作为培育人口1亿人的鱼米的故乡。 这也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类似于孟加拉国、印度西孟加拉州和越南西贡的洪泛平原。

【国内】近14亿人的口腹之欲,是怎么被满足的?

与其他哪个人口密集的洪泛平原相比,中国人做了什么稀奇的事呢?

比起种植水稻,养殖水产品可以销售更高的价格,致富。 放大后,这里有数百万个养鱼池。 除了养鱼池,我还能看到周围种了很多树。

这些树是桑树,是用来养蚕的。 2000年来,这个地区的中国人迅速发展了多个高度复杂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 其中最有名的是桑基鱼池,见下图。

在“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概念还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中国农民利用这种由鱼蚕组成的生态系统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目前,该系统正在迅速发展为同一土地的多次循环利用。

[page title= subtitle=]

但是,要在养鱼池养越来越多的鱼,需要添加氧气的泵。 向水中注入空气,给鱼足够的氧气来维持呼吸。 下图中,每个养鱼池中间的白点是增氧泵。

在每个养鱼池上安装供氧泵,必须到处通电。 我怎么给氧泵供电? 当然是太阳能电池板。

你会发现供给太阳能的鱼池开始取代桑基鱼池。 湖州的部分地区已经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

[page title= subtitle=]

上图左边是以前流传的桑基养鱼池,右边是光养鱼池

在地方政府的推动和专家的帮助下农民和渔民开始学习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和可持续快速发展技术。

另一个生态循环是藕和养鱼。

有些养鱼池可以种蔬菜。 其中最常见的是藕。 中国的莲藕产量每年达到11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90%,出口量占全世界的60%。 中国人不仅喜欢藕,韩国、日本、越南也是进口藕的大企业。

藕是我最喜欢的素菜之一,希望中国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世界的人吃到这种美味。

第三个生态循环是芥末蜂虾。

同样的做法也可以用于油菜的栽培。 农民们冬天从河床中挖出养分含量高的泥堆在岸边,在泥里种植油菜和芋头等不同的作物,不施化肥。 经过几千年的耕作,这里的田地变成了这样。

地点3 :江苏省兴化市码垛镇(东经119°51'50.4 ",北纬32°56'51.9 " )

[page title= subtitle=]

这里没有路。 我不得不坐船去。 由于这个生态系统,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菜籽油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整体的22%。

有了油菜花,就可以大规模养蜂。 中国蜂蜜的产量占世界的30%。

事实上,美国使用的蜂蜜有三分之一直接或间接来自中国。

除蜂蜜外,这里是中国有名的螃蟹产区。 螃蟹的价格可以卖到每公斤60美元左右。 只有中等收入者才能吃。

地点4 :山东省寿光市(东经118°44'14.7 ',北纬36°44'15.9 ' )

[page title= subtitle=]

接下来要去的是山东平原。

扩大后,我们可以在平原上找到数百万个“发光”的小屋。 看看周围。 无处不在。

这是什么? 曾是抑制温湿度的蔬菜水果大棚。

在大棚里,不论季节,蔬菜和水果都能熟一年以上。 这意味着蔬菜水果的产量比以前传来的田地高好几倍。

例如,在大棚里种生菜从播种到收获需要52天。 这样的话,一年可以种将近7次,效率会提高7倍。

因此,大棚栽培在有限的空间内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对中国人来说很棒。 为了宣传这种做法,华北地区的地方政府向农民提供农村合作银行贷款建设塑料大棚。

[page title= subtitle=]

另外,在大棚内设置物品的网络监视系统。 通过再教育训练,农民们学会了用手机监视二氧化碳浓度、光强度、土壤温度等温室内环境参数。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果蔬产量和消费量在7亿吨左右,为世界总量的40%。 印度国民大部分是素食主义者,耕地面积比中国大,但全国果蔬产量1.8亿吨,中国是其3.8倍。 秘诀是温室栽培。

有大棚蔬菜的话,中国人吃的蔬菜品种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多,价格更便宜。 调查网络百科,除了热带特产,中国的蔬菜产量几乎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名的差距还很小。 东亚特有的蔬菜没有韭菜等名列前茅。

和蔬菜一样,中国除热带水果外的各种水果的产量几乎是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第二。

在日本,一只西瓜约卖2000日元( 18美元),而在中国,买一只更大的甜瓜只需要10元( 1.5美元)。 中国新疆的西瓜很甜,如果你喜欢吃西瓜或水果的话,你应该去汉密尔顿。

地点5 :西藏拉萨(东经91°09'18.6 ",北纬29°41'52.3 " )

下面还是塑料大棚,西藏塑料大棚。 无论谷歌地球移动到西藏的哪个城市,都可以看到大棚。

过去十年间,西藏蔬菜价格下降了90%,不需要再从隔壁省份运来。

[page title= subtitle=]

历史上很多西藏人只吃牦牛牛肉、奶、乳制品和面食,现在大家都可以吃新鲜平价的蔬菜水果了。

地点6 :新疆伊犁可克达拉(东经80°35'21.5 ',北纬43°43'51.2 ' )

但达拉是北疆的县级市,西边是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地区。

这里的土地贫瘠,土壤酸性太高,水资源太少,不能种农作物。 只能期待雪山冰川融化时流动的水。 对哈萨克斯坦人来说,这种种植业价格太高,市场也不大。

中方表示,所有荒地都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耕种了。

过去3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年派遣农业学生到海外学习沙漠气候条件下最先进的农业技术。 这些学生回到中国后把滴灌法等先进技术付诸实践。 技术条件成熟可以应用于市场的情况下,他们将新开垦的土地卖给当地各族农民,或者直接加入合作社。

【国内】近14亿人的口腹之欲,是怎么被满足的?

当地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为了节约水资源和降低农业价格,接受训练学习最新的农业技术。 每个村子都有党员指导他们科学耕作方法。

滴灌法可以大幅减少水的使用量,节约价格。 在以色列和中国本土技术的帮助下,新疆荒地变成了高产肥沃的土壤。

他们在这些新开辟的土地上种什么呢

西红柿、辣椒、瓜果、葡萄、棉花。 这些庄稼都比麦子利润高。

新疆有丰富的日照和凉爽的夜晚,使庄稼更甜,卖给内地和海外市场的价格也变高。 中国客人喜欢买新疆的水果。 因为更好吃。

[page title= subtitle=]

地点7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区和静县(东经86°36'15.4 ',北纬42°18'36.1 ' )

沙漠中的红色区域是什么?

放大后,你会发现这些是西红柿田,种了无数西红柿。 想象一下在这样的规模下,产量有多高。

你吃意大利面、土耳其烤肉和薯条时,可能在吃新疆西红柿。

[page title= subtitle=]

中国的西红柿产量每年达到5630万吨,出口量占世界的1/3。 其中1400万吨来自新疆。 从世界上最大的番茄酱制造商可以看到:中粮集团(第2 )、新疆中基实业(第3 )、内蒙古富源农产品(第6 )、亨氏(第7 )、新疆天业(第15 )。

除西红柿和辣椒外,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生产国,产量占世界的19.1%,最好的葡萄来自新疆吐鲁番。

最后,让我谈谈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 这是最重要的粮食。 不仅仅是人,也是生产猪、鸡、牛等肉产奶的鸟类饲料。

比较一下。

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产区是耕地(千平方公里) :中国1086,印度1579,1091,美国1631

美国(百万吨):中国208.1、印度169.5、eu3.1、美国9.2

小麦(百万吨):中国134.3,印度98.5,150.2,美国47.3

玉米(百万吨):中国257.3,印度26.0,60.9,美国366.2

可见中国作为整体是最大的粮食生产国。 但是,对近14亿人口来说,这个量“足够吃”,但离“经常吃”还有距离。

地点八:河北省邢台市(东经114°55'20.8 ',北纬37°35'54.1 ' )

中国宝贵的土地资源是如何被采用的? 下一站访问华北平原。 这是中国大部分农作物的产地。 (下图自上而下相距1500公里)

在这个平原上随便选择像邢台这样的地方。 这是一个有700万人的“小”城市。 (下图从上到下相距60公里)

这听起来有点可怕,其实绿色是田地,白点是村庄,每个村庄大约有500人。 比较大的白色地区是城镇,人口从1万到10万。

[page title= subtitle=]

随着更多的人赚钱,他们开始在原来的田地里盖房子,绿色田野越来越少,可见长期这样下去会成为灾害,但中国政府诱惑合理采用土地。

地点9 :甘肃省庆阳市(东经107°40'38.3 ',北纬35°41'00.7 ' )

新中国成立之初,耕地资源匮乏的问题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 政府组织群众开垦山地,改造农地,以黄土高原为例。

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其实不适合种农作物。 但是放大一看,你会发现所有的山谷、斜坡都变成了耕地。 从天上往下看,植物根须般的土地是农田。

再靠近一点,就能看到所有的小山都改造成梯田了。

但是,得知梯田过多会导致土地退化,雨季会发生泥石流等灾害。 从1999年开始,认识到即使开拓很多农地产量也没有提高,会引起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开始了“退耕还林”工程。

[page title= subtitle=]

农民们放弃哪个产量低的田地,在上面植树。 放弃土地的农民得到政府的补贴,维持他们原来的收入。

上图可以看到造林的效果。 这证明中国政府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了教训,理解了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中国领导人曾经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绿水和青山秉持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反复走绿色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的快速发展之路。”

这不是空话,可以说每个字都稳步落下了。

另外,尽管退耕还林工程减少了中国的耕地面积,但有土地退化现象,在大规模投资农业技术的帮助下,农业生产效率依然提高,国内粮食产量依然增加。

其中之一是耐盐碱水稻,使农民可以在盐碱地种水稻。

虽然国内农作物产量提高了,但中国依然没有实现大米、小麦和玉米的自给自足,约10%的粮食仍然必须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 但是,这种进口粮食大多不是直接供人食用的。

例1 :做啤酒和白酒

从2006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啤酒生产国,每年产量达到4654万公升,是美国产量的两倍多。 这个数字还以每年4.9%的速度增长。 除了小麦的进口,中国的啤酒花也大半依靠从德国和美国的进口。

[page title= subtitle=]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烧酒生产国。 很多中国人不习惯威士忌和伏特加,喜欢香味更高的白酒。 中国每年的白酒产量约为1360万公升左右,比西方人喝的烧酒多得多。 这还没有把个人酿的米酒算在内。

所以,中国部分地区的饮酒文化不为外界所知,反正比英国和俄罗斯人更能喝。

例2 :猪和猪肉

世界猪肉产量

上图显示了中国人有多喜欢吃猪肉。 中国从美国和巴西进口的玉米的一部分被用作猪的饲料,当然也被用于养殖鸡和牛等鸟类。

结论

中国可以给中国人吃,而且并不是让他们吃米面等主食来填饱肚子。 中国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美食品种越来越多,价格更低。 这是我去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很多地方之后的心情。

在山东,这种菜大约要50美元左右。 同桌的菜在北京、上海、台北大约要150美元左右,在加利福尼亚、日本要300美元左右。 这还不能说是各种饮料和酒类。 事实上,日本和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很多人几乎没有20道菜这种奢侈的体验,这在中国很正常。

【国内】近14亿人的口腹之欲,是怎么被满足的?

希望写这么长的帖子,有助于提高大家的知识,中国生产的粮食不仅仅是“养活”十几亿人。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国内】近14亿人的口腹之欲,是怎么被满足的?

地址:http://www.i0dm.com/whzxxw/1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