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2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副标题:张春生的立法《路线图》:中国如何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中新社记者张素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立法工作者,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工委员会副主任的张春生心中有立法“路线图”,记录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探索。

“仔细回顾1979年以后的立法,这样说也可以密切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走向”,他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春生对197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司法》记忆特别深。 这15条包含条文的法律主要涉及两项改革,一项是规定保护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另一项是规定工业产权投资(包括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

【国内】张春生的立法“线路图”:中国怎么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他说,这项法律启动了保护私有资产的先河,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开辟了市场经济的空间,被称为“破冰”。

继中外合资经营公司法“出道”之后的是专利法、商标法等。 其中,“公有制计划经济是否进行专利”在整个社会形成了争论,也给专利法的制定带来了不少困难。

“专利法的制定超过了三个门槛。 》张春生说,第一阈值是“中国是否实施专利制度”,第二阈值是“进行一些专利”,第三阈值涉及专利法的条文结构。

我记得他当时没有电脑设备。 人们使用“愚蠢的方法”,把条文一个一个地截取重新组合,使条文更清楚。 仅法律实施第一天国内外专利申请件数就达到3455件,世界知识产权机构方面认为“这个数字打破了专利史的绝对记录”。

【国内】张春生的立法“线路图”:中国怎么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线路曲折:经济体制徘徊时

想起了1989年到1992年的立法“线路”,张春生使用了徘徊这个词。

他列出一组数据。 198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11件,1990年20件,1991年16件,1992年17件。 64件总量中只有1件海商法与经济体制有关,其他基本是行政法和其他门类法律。

这些数据反映了外界对经济体制是走向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感到困惑。。 张春生说,立法事业也像改革一样“走不动”。

直到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谈话,同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东流归大海”、张春生说,随后相继制定了企业法、证券法、社会保险法、劳动法等一系列法律,大致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

此后,2004年宪法修正案进一步确定了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方针,“国家鼓励、支持和诱惑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完善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

线路展望:法律体系在新时代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到2011年11月,中国已经有宪法(包括5项宪法修正案),目前比较有效的法律为269份,行政法规为755份,地方性法规为1.2万多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展望未来,中国立法事业走向何方? 包括张春生在内的许多法学家“大家”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律体系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不断完善。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步伐会走到哪里,立法必须跟进到哪里,“改革永远是无限的,立法也是如此”。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国内】张春生的立法“线路图”:中国怎么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地址:http://www.i0dm.com/whzxxw/1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