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2字,读完约2分钟

22日,“契约世界——德森美术馆收藏房契展”在武昌德森美术馆举行,标志着武汉新建私人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展出了1200多件不同年代的房契。据报道,这是该国第一个以事迹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博物馆。

德森美术馆位于中华路57号,陈列柜里陈列着1200多份地契。博物馆馆长韩寒说,这次展出的合同文件跨越了300多年,从顺治十年(1653年)到20世纪60年代。合同文件覆盖面广,包括湖北、山西、山东等17个省70多个县,其中明清时期世界四大商业中心之一的武汉和清代规模最大的商业集团山西数量最多。

“契约是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私有制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产物。它是解决无权转让和债权问题以及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文件。”韩寒说,中国的契约从原始社会晚期契约关系的诞生到现代契约制度的逐渐成熟,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

据报道,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地契文物价值的认识越来越高,中国也形成了一股收藏热。一份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印章清晰的地契往往价值几十万元。

武汉大学科技考古中心的陈教授研究地契已有多年。他说,中国有一些博物馆专门举办地契展览,但没有这么多以地契为主要展品的博物馆。博物馆是第一个。

“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最轻最薄的报纸承载着一段深刻的历史。”韩寒说,地契是一个家庭兴衰的最好见证,它背后有许多含义。目前,博物馆正在整理这些地契的文本,并挖掘它们背后的故事。

在展品“顺治十一年三月八日香菱县契税”中,摘录了顺治偷税处罚的一个具体例子:任何人在买卖田产和住宅后,无契税、无契尾或无信,均属偷税行为,合同价的一半向政府征收,作为政府税率。展品“1953年6月12日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许云山购买合同书”上不仅盖有武汉市人民政府的印章,还盖有当时武汉市市长李先念的个人印章。“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的职能没有现在这样复杂。当时,地契是由市长本人盖章的。这也表明土地和房屋的转让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韩对韩说道。

中国第一个土地所有权博物馆在武汉开幕

陈冠涛教授说,地契是一件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物。在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中,土地一直是维持国家稳定和人民生存的基础。政府和人民都把地契视为珍宝。这些事迹反映了土地所有权变化的经验和过程,反映了不同时期土地管理的制度和方法。它不仅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而且承载着中国历史的重量。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中国第一个土地所有权博物馆在武汉开幕

地址:http://www.i0dm.com/whzxxw/2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