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91字,读完约7分钟

武汉被誉为拥有数百个湖泊的城市,去年7月经历了严重的洪水,在中心城市有几个涝区。尤其是在南湖地区,交通被迫停止,市民们很难回家。10多万公民受到严重影响。雨停10天后,奉化天成等低洼社区仍在水中浸泡。

那时,“武汉看海”成了网上的热门词汇。

今年1月22日,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武汉应实现“四水管理”——防洪水、排水水、污水处理和供水保护。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宜欣指出,首先要抓排水,提高城市的抽水能力。

为响应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武汉加快了14个重点排水工程的建设,打响了“四河治理”的第一枪。

武汉中心城区主要有四个湖泊和水系。它们是:唐汛湖、南湖、黄家湖、野湖和叶芝湖等。东湖、沙湖构成了东沙水系;北湖水系由燕西湖、燕东湖、北湖等组成。汉阳东湖水系由墨水湖、龙羊湖、南台子湖和后冠湖组成。在应对暴雨时,湖水系统就像一个个容器,起着调节蓄水和削峰的作用。

排水工程主要依靠湖泊水系的布局。所有项目都是“挂图操作”,目前正朝着在汛期前完成供水的目标冲刺。

到5月底,该市的整体抽水能力将从每秒980立方米跃升至每秒1470立方米,增幅为50%。

新第二河道

汤逊湖水系的排水能力增加了一倍

南湖区属于汤逊湖水系。这是去年最严重的洪灾区,也是灾后建筑布局的重点。

武汉的14个重点排水工程包括7个泵站和7条连接运河,其中5个位于唐汛湖水系。江南泵站、南湖河出口通道、南湖连接渠、夹克衫河骨干箱涵、清陵路骨干排水工程等。,共同构成南湖区的第二条河流出口通道。

9日,从现场可以看到,从南湖到浔泗河和陶佳河,沿线到处都是建筑工地,挖掘机和起重机正在紧张施工。"从去年九月到现在,我每年30号只有半天假期。"江南泵站工地负责人王表示,每一分钟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水泵在今年5月底前运行。

去年汛期,南湖地区洪涝灾害严重,根本原因是蓄排水失衡。

数据显示,去年6月30日至7月6日,南湖区总降雨量超过700毫米。一周之内,2.3亿立方米的雨水从天而降。该地区湖泊的最大蓄水量为7700万立方米。剩下的1.5亿立方米的雨水只能通过汤逊湖抽水站抽到河里。

唐汛湖泵站的抽水能力为每秒150立方米。即使不停止24小时,也需要12天才能完全抽取1.5亿立方米的雨水。“湖水无法注满,泵站无法用尽,南湖区1.5亿立方米的积水因此被“抑制”。许多社区被洪水淹没,许多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向九华说。

新建的江南泵站设计流量为每秒150立方米,是南湖区的两倍。此外,第二条航道全长不到7公里,比去年原第一条航道20公里的长度缩短了60%以上。南湖的水可以被“切断”排干。"第二条渡江通道开通后,去年南湖的情况不会再出现了。"香九华说。

东沙水系扩建两条港口航道

武汉火车站内涝风险的降低

去年汛期,武汉火车站开启“海景”模式的大幅照片成为南方报纸的头条新闻。当时,武汉火车站周围积水严重,所有车辆无法进入东西站台。

内涝是由武汉火车站附近的排水管错配造成的。杨与东湖之间的港口运河淤塞严重,雨水不能及时流入东湖。

为了解决武汉火车站周边的积水问题,去年9月,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和东阳港运河工程开工。

11日,在现场可以看到两条港口运河已经疏浚和拓宽,水已经提前通过,海岸线景观建设正在进行中。

项目经理李志强表示,东湖港南接东湖,北接青山港,是长江补充东湖水量的重要通道。东阳港连接阳春湖和东湖港,是调节阳春湖水位的重要通道。

湖北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工作人员表示,东湖港长4.7公里,整治前断面宽度仅10米多。沉积了大量淤泥,最深处达6m,严重影响了过水能力。改造工程已经清除了20多万立方米的淤泥。目前,东湖港的标准断面底部宽30米,顶部宽48米。它的通水能力是每秒30立方米,是过去的两倍多。东阳港全长445米,底部只有5到10米宽。改造后,东阳港底宽11-24米,顶宽21-34米,过水能力10立方米/秒。

5月底武汉市14个重点排水工程通水

这两个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东沙水系的调节和蓄水能力。在汛期,武汉火车站周围的雨水流入阳春湖后,可以通过东杨刚和东沪港快速排入东湖,降低周边地区的内涝风险。

汉阳东湖水系新增3个泵站

附加流速为每秒150立方米

汉阳东湖水系位于长江和汉江之间。汛期雨水分别流入长江和汉江。汉阳区去年已经有18个泵站,总流量为每秒225.84立方米,但仍然无法应对暴雨。

去年7月,汉阳区12条街道的70个社区发生了严重的内涝。四个工业园区的积水已深及膝盖,许多企业被迫关闭。

为了提高东湖水系的排涝能力,武汉市在长江沿岸新建了四个泵站,并在汉江、秦fractou和石湖沿岸扩建了两个泵站,总流量为每秒150立方米。

四新泵站位于长江鹦鹉堤旁,占地37.9平方公里。这是汉阳区最大的排水泵站。该项目负责人熊武表示,四新泵站一期工程于2013年底开工,设计流量为每秒35立方米,于去年年底竣工。该项目第二阶段在去年汛期后开始建设,设计流量为每秒70立方米。它原本计划在明年4月投入使用。

为了帮助缓解今年的汛期,城市领导要求加快进度,并确保第二期工程在5月底前具备应急抽水能力。建筑工人加班加点,提前一年完工。上个月16日,四新泵站开始紧急抽水和排水,这在今年春天的暴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本月底,秦断裂和石湖两个泵站也将相继投入运行,分别增加20立方米每秒和25立方米每秒。

缺乏自然储存功能

汉口地区将成为排水的主战场

4月15日,青山公路21号明渠改造二期工程竣工。拓宽和疏浚后,明渠流量增加了一倍。此外,港西二期泵站及其配套管道将于近期开通。青山红岗市内涝风险将有效降低。

在汉口地区,计划流量为每秒110立方米的后湖四期泵站正处于冲刺阶段,到本月底将具备应急抽水能力。随着现有的二期和三期泵站,后湖泵站系统将有249立方米每秒的总泵送能力,使其成为亚洲最大的城市泵站。汉口黄埔路泵站也将在本月底升级,抽水能力从每秒7立方米提高到每秒39立方米。

汉口去年没有遭受大规模和长期的内涝。为何两个抽水站要“升级”?“汉口基本上没有湖泊蓄水,削峰空”根据香九华的说法,汉口是三个城镇中地势最低的。过去,河流、湖泊、池塘、湿地、沟渠和低洼地大部分已变成城市建设用地。只有10个小湖基本不具备调节和储存雨水径流的功能,因此失去了调节和储存雨水径流的功能。近年来,随着泵站建设的不断增加,在强降雨条件下,汉口地区内涝面积减少,时间缩短,一些低洼地区内涝能量在短时间内消退。然而,由于没有天然水库,汉口所有的积水都是通过抽水站抽到河里的。从长远来看,武汉排水的主要战场仍然是汉口地区。“路很窄,有很多车,管网也很旧。汉口应对暴雨和排水的能力仍然很差向九华表示,目前水利部正在考虑在汉口地区建设一个深埋隧道排水系统,这可能会取代未来湖泊水系统的自然调节和蓄水功能。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5月底武汉市14个重点排水工程通水

地址:http://www.i0dm.com/whzxxw/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