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6字,读完约3分钟

昨天,新华社播出了一篇题为“垃圾场怎么能成为城市的“绿肺”的通讯同一天,他介绍了武汉花园世博公园建设的成功经验。摘录如下-

武汉花园世博公园作为观察样本

生活垃圾被视为“城市伤疤”。它怎样才能变成城市的“绿肺”?如何顺利“解毒”成分复杂、污染严重的弃土场?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将武汉的一个大型垃圾场改造成了一个园林公园,成为讨论如何破解垃圾围城的观察样本。

两年前,占地200公顷的武汉园博园有四分之一是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这个垃圾场曾经是武汉市环境恶化的根源之一。

在世博园建设初期,记者多次走访。当时,灰尘在尚未处理的垃圾场里飞扬。打开的垃圾土混合着各种塑料袋和砖块,空气中弥漫着酸的味道。

现在,垃圾场已经变成了一个“山水在望”的生态景观区,种植了近5万株树苗,176公顷的绿地形成了“绿肺”。

据估计,世博园每年可以吸收6.5%的烟雾。35万吨,释放50%的氧气。45万吨,可有效降低噪音污染和表面温度。

垃圾堆中的废桩头、旧轮胎、旧枕木和其他废料得到再生。废桩头被用来装饰花坛和景观长凳,旧钢材被用来制作各种公共艺术品,100万立方米的城市垃圾被用来美化堆积如山的山体。

消除隐患只花了两年时间。

不久前,武汉市因世博会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荣获“C40城市气候领导小组第三届城市奖”。

这并不是第一次在垃圾场上建造世博园区。最后一个北京世博园区被选为建造垃圾场。与建筑垃圾填埋场相比,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处理更加困难和具有挑战性。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武汉园博园垃圾场生态修复顾问陈朱蕾表示,各种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容易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甲烷和渗滤液,有害且存在诸多隐患。"一点点粗心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起初,世博会组织者还考虑了垃圾处理中常用的“挖、筛、烧”三种方法,但都被否决了,因为它们无法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经过反复验证,筹备机构最终决定综合运用“好氧修复”和“封闭场处理”两项技术。

武汉世博会建设指挥部规划设计部部长杨念东表示,“好氧修复”是利用鼓风机向垃圾填埋场深处注入新鲜空气,以加速垃圾在“吸氧”后的降解。“封闭场处理”是利用垃圾场底部的不透水粘土层和垃圾山表面的不透水薄膜来包裹垃圾,就像“包饺子”一样。

如果污染物被自然降解,至少需要30年,运输总成本将达到10亿元。“好氧修复”和“厌氧场关闭”相结合,仅用两年时间就可以消除环境和安全风险,且成本仅为2亿元。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新华社宣布武汉园博园建设:生活垃圾成为城市“绿肺”

地址:http://www.i0dm.com/whzxxw/6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