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39字,读完约6分钟

云南位于多民族地区,每年中秋节少数民俗都有自己的节日表现形式,其中10多个少数民族过中秋节,节俗异彩纷呈。

阿细人的“跳月”习俗。 到了晚上,村寨彝族支系阿细人的男女老少聚集在山村的开阔地,穿着民族服装,热情地载歌载舞。 青年男女在《跳月》中,表达爱慕之情,互相寻找恋人,倾吐爱慕之情,就像月亮听起来也很动人,越来越美丽,永远白头偕老。

“云南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德昂族的“串月”习俗。 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秋月高悬,十分明亮的时候,山头挡住尾巴,有时传来悠扬美丽的葫芦笙,男女青年一起倾诉“连月”的感情。 也有人用“串月”送槟榔,送茶订婚。

苗族的“闹月亮”习俗。 根据苗族的古老传说,月亮是个忠实、诚实、勤劳、勇敢的青年。 有一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女儿,她拒绝了九十九个向她求婚的年轻人,深深地爱上了月亮。 最后,她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苦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在了一起。 苗族父亲为了他们对幸福爱情的怀念,世世代代中秋夜晚,沐浴在月亮的光辉中,跳苗家的歌舞,把这个风俗称为“骚动之月”。 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在丝线般的月光下,吹着悠扬的芦笙,跳着苗家的歌舞,青年们在“骚动之月”活动中相互寻找意中人,相互告白,像月亮和清水一样,心灵纯洁明亮,永远百年好。

“云南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纳西族的“祭月”习俗。 每年的8月中秋,村寨都会烧香供奉水果,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清干隆《丽江府志略》中有“八月中秋、瓜、饼、豆角祭月”光绪《丽江府志稿》中有“为节中秋、木屐拜月”。 中选择所需的墙类型。 木俣、俗名桂花、四委常绿、农历八月,桂花盛开,洁白的小花香气满屋,是纳西族迷恋的珍贵花木。 传说在丽江纳西族,月亮上有桂花树,中秋佳节,全家人坐在天花板上,点着红蜡烛,插着桂花,桌子上摆着月饼、梨、苹果、石榴、栗子、核桃、松子、豆角

“云南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傣族的“拜月”习俗。 根据傣族的传说,月亮变了天皇的第三个儿子岩尖。 岩石尖是勇敢刚强的青年,率领傣族人民打败敌人,赢得傣族同乡人的爱。 之后,他不幸死去,到了月球,升上天空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了光明。 到了中秋节,年轻人一大早就拿着火药枪上山打云雀和野鸡,猎取节日的野味。 女儿和媳妇们去湖边,在池塘里抓鱼。 他们都在忙着准备节日晚餐。 妈妈捣糯米,做不同大小的食物,四个桌子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里插着凉香。 月亮从山林升起空,寒冷的香气点燃,全家人开始“拜月”。 然后,空响起火药枪,向英雄岩尖表示敬意。 最后,全家人总是愉快地坐在小桌子旁,品尝食物,谈笑风生地赏月,玩得很开心。

“云南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白族“拜月放灯”的习俗。 白族家家都准备自制的月饼,邀请好朋友们到家里吃月饼,观赏月色。 节日晚上,各家庭将月饼、新鲜水果、包谷、毛角等摆在八仙桌上,表示庆祝五谷成熟、丰收的意思。 当月升上东山时,他们为了向月球叩头,拜谒了天地。 昆明附近的白族晚上吃饵料菜。 中秋之夜,鹤庆一带的白族还举行流水灯活动,人们将特制的各种形状的纸灯、内点蜡烛或灯火沿河,看谁的灯飘得远,难以熄灭。 在河的两岸放置各种灯饰,舞龙灯、狮子灯、白鹤灯等的样子,真的很美。

“云南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花腰泰国的“呼唤灵魂”习惯。 中秋那天,云南红河新平出远门的花腰泰国人要回家团聚。 每当月亮升起,家家户户都会在屋顶上摆满鱼、鸭肉、鹅肉、青包谷、绿豆、各种水果等,以月亮为代价,祈求五谷丰登。 到了圆月升空,村寨里专用的一个身体点上蜡烛和香火,迎着中秋圆月认真呼唤乡月灵魂,第一首歌祝愿月亮向傣族人民吉祥如意。 这个月“呼唤灵魂”的习惯,让花腰泰国的中秋之夜变得非常神秘。

“云南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黎族的“对歌”习俗。 黎族中秋节被称为“八月会”或“调音节”。 届时,各集镇将举行歌舞集会,全村“调头”(即领队)带领男女青年参加,赠送月饼、香饼、甜篮、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 到了晚上聚集在火旁,烤野味,痛饮米酒,唱歌,未婚青年趁机寻找未来伴侣。

“云南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布依族的“偷瓜”习俗。 中秋节晚上,他们用红布包着偷来的旧甜瓜,向没有孩子的房子开炮。 这家的主人请他们喝酒过夜,据说这能给这个家庭带来孩子。 我想被偷的人也不要责怪偷甜瓜的人,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更好的收获。

“云南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壮族的“祭月请神”习俗。 壮族习性在河边竹排的房子里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上放花灯,测量一生的幸福。 每年中秋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的露天设置供品和香炉,桌子右侧种植高约1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树木,在月神下都制作了与天的梯子,在这里留下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元素。 活动整体分为月神下凡、神人对歌、月神卜卦占卜、请歌手唱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云南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侗族“偷月亮菜”的习俗。 传说从前,中秋之夜,月宫的小仙女们向人类洒甘露。 因此,在这一夜,人们可以共同享受带有甘露的瓜果蔬菜。 汤家把这种习俗命名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彤家的女儿指着花伞在自己最爱的年轻人的园子里摘瓜菜,不被视为“偷”。 她们故意大声说:“喂! 你的瓜菜被我拽了,去我家吃油茶吧! ’如果能摘到非凡的水果,就表示她们有幸福的爱。 已婚女性也可以在今晚去别的庭院“偷月亮的菜”,但是她们希望采集最大的甜瓜和活的青葱毛豆。 因为这象征着孩子的健康。 年轻人也有“偷月亮菜”的习惯。 因为希望他们也能给月宫仙女幸福。 但是,他们只能在田野里煮着吃,不能带回家。 “偷月亮菜”给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的欢乐和魔法的异彩。

“云南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阿昌族的“煮饭喂狗”习惯。 云南省梁河县一带的阿昌族,每到中秋节都给狗饱食,令人难忘。 据说古时稻谷是土生土长的,而且长得像芭蕉树一样大,所以人们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性,糟蹋了吃不完的稻谷。 有一天,观音女神看到人们这么不爱惜粮食,一下子狂风大作,卷走了所有的谷子。 ,人们饿得直叫,观音听到狗的叫声,认为犯罪的不是狗,在狗叫的地方撒谷子,人们把狗赶出去抢粮食吃。 一位老人制止了大家,把捡到的几粒谷种撒在河边的田地里。 从那以后,人们不仅学会了种谷子,还知道了生活为什么会勤奋工作。 为了不忘记过去的教训,也为了狗寻求谷种的恩惠,8月15日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用新收获的米给狗煮饭,然后去拜访亲戚朋友,过得很开心。

“云南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虽然少数民族中秋节习俗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向往。 (罗正友/文)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云南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地址:http://www.i0dm.com/武汉旅游/14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