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22字,读完约7分钟

关于老斋舍的事很多。 首先,宿舍门洞按照《千字文》的前四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辰宿列张”,老斋舍排在十六斋。 其次,为了纪念在“六一惨案”中牺牲的三个学生,老斋舍三拱门依次称为丰门、至德门和鸣冈门。 另外,屋顶平台的右侧,老数理学院旁边听到了一堆有名的学者雕像,图书馆两侧是武汉大学首任校长王世杰、第二任校长王星拱雕像。 两侧松柏成荫,庄严肃穆。

“武汉大学不同寻常的观光攻略”

站在平台的边缘眺望远方,视野开阔,醒来后山青水秀,心胸开阔。 脚下是樱花大道,每年3月,潮水般的人蜂拥而至武大赏花,有当地市民,也有坐高铁从广州等地来的人,人潮涌动,场面壮观。 鲜花盛开的时候,满树绯红的轻云,人在高处,就像在云中扑面而来。 樱花间,还有10株左右高的银杏延伸到云层上。 深秋,除了遥远的山形曼妙之外,不同树种的树冠还葱绿,或青翠,或枯萎变脆,或鲜红胜过火。 重叠在一起,形成了色彩浓厚的山水画。 这个美丽的景色真的比樱花还要好。 有名的不如樱花,慕名特地来的人很少。 因此,秋天参观武大其实是更好的选择!

“武汉大学不同寻常的观光攻略”

从樱花园的旧宅邸走下楼梯,横穿樱花大道,种植花木的斜面成了传说中的“恋人之坡”。 很多大学都有情人坡。 正如名字所说,恋人坂是情侣们恋爱的好地方。 武汉大学的恋人坂在武汉大学的学生中很有名,樱园老斋舍长期作为女生宿舍,因校园情侣多而得名。 这里有几棵遮天蔽日的樟树。 此外,还有雪松、木槿、桃花、红梅等。 虽然是夏天,但是这里的阴翳很凉爽。

“武汉大学不同寻常的观光攻略”

恋人的坡底有一条和樱花大道平行的,沿着大道往上走,就是“九一二”操场。 1958年9月12日,毛泽东在这里会见了武汉大学的师生。 从这个名字开始。 但实际上,它的历史一直很长。 有珞珈山武汉大学。 有这个操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武大西迁四川乐山,校舍被租借用于军事用途,蒋介石、冯玉祥、国民党曾由杨森主席等军政要人在此阅兵。

“武汉大学不同寻常的观光攻略”

“九一二”操场位于两个山头之间的洼地,北边的山头是有樱园老宅舍和理学楼的狮子山,南边是有老工学楼(现为行政大楼)的珞珈山。 理学楼也是樱花树古老建筑的一部分,是拜占庭风格的本馆。 穹窿的拱顶看起来特别独特,师生们开玩笑称其为“碉堡”。 圆形屋顶与南工学部的方拥挤尖顶两相呼应,象征着天圆地方。 从这个概念来看,武大的建筑很讲究,既有东风的建筑形态,也包括西方的建筑结构。

“武汉大学不同寻常的观光攻略”

东边山梁上矗立的白色大楼是1990年代初建造的逸夫楼(现为文学院和历史学院)。 操场西边的看台外,一排高大的法国梧桐格外美丽,树冠阴极宽,树枝低矮,傍晚光影飘忽,摄影爱好者数千人不能错过这一景象。 操场灵活利用地势,平坦开阔,也有周边建筑群的衬托。 清晨和傍晚走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古老建筑带来的历史沧桑,惋惜古今,哀叹这个世界。 另外,希望感染周围青春学子年轻的活力,呼吁少年中国的重生。 其间的味道很棒。

“武汉大学不同寻常的观光攻略”

“九一二”从操场最南端的主席台上楼,在工学楼门口左转,依次经过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学院(逸夫楼)、信息与传达学院,回到樱花大道的尽头(如果没有体力,也可以直接从操场的北端走)。 沿着右手的下坡走下去就是湖滨校区。 这里学生宿舍很多,还有湖岸食堂。 在食堂入口的转盘上,右转就是枫园,左转就是凌波门。 一出去,面前就是烟波浩渊的东湖。

“武汉大学不同寻常的观光攻略”

亲爱的朋友,还记得东湖畔的凌波微步吗? 网上疯狂的“夏天来武汉看海”的“凌波微步”景象就在这里。 到了暴雨,东湖涨水,凌波门外湖畔的游泳栈道埋在湖水里,人在上面走,就像从很远的地方在水面上走一样。 旁边聚集着海鸥,渔船穿梭,完全感兴趣。 遗憾的是,近年来,为了安全起见,校方禁止湖里游泳,清除栈道的一部分,游客们只能望着湖叹气。 但是没关系。 湖水和山的颜色还没好。 出了凌波门右转,走在湖畔的林荫大道上,有一种特别的气味。 湖边市政新建了亲水平台和景点,也是风景摄影的好地方。

“武汉大学不同寻常的观光攻略”

左手沿着东湖,右手沿着武汉大学的围墙。 走四百米,再有一个校门,就能再次进入校园! 这就是我们攻略的独特之处。 前面几站是常规项目,是大部分武大游客必到的地方。 但是,它只能看到山的颜色,不能接近湖景。 武大依山附近的水,一样不看,不遗憾吧? 当然,如果真的体力不好,这条路线可能有点长。 这样,也可以在该站一开始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门口右转,游览那里的小樱花园和工程楼建筑群后,在珞珞山庄门口左转,下到枫树园,在艺术学部门口与游览东湖的伙伴见面。

“武汉大学不同寻常的观光攻略”

从艺术系后面的小路走,就是珞珈山的北麓,这里是武大校园最东北端,离西南端校门最远,最偏僻。 这里几乎没有被开发,周围是参天大树,灌木丛生,有原始森林的感觉。 但是,走在半山腰上,你会发现半山腰的密林里,竟然散布着十几间小别墅。 这里是长得有名的老十八栋。 老十八栋是矗立在珞珈山东边南斜面的三排西式小洋馆,共有18栋,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共有8栋和10栋双栋。 也就是说,可以住28间房子。 之后,扩建了3幢1幢4幢的房子,共30多户。

“武汉大学不同寻常的观光攻略”

这是“教授中的教授”住的,也就是说,只有校长、教务长、语法理工农医各院的院长和部分系主任可以住。 几位大师,第四栋住范寿康、陶因、刘乃诚、钟心煊等人,第五栋住郭霖和蒋思道,第六栋住缪恩铅、高翰,第七栋住陶延桥、李儒勉,第八栋住王星拱、皮宗石、刘正经,第

“武汉大学不同寻常的观光攻略”

在现代人眼里,看十八幢也许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20世纪30年代,因其环境之雅、门槛之高而闻名,郭沫若曾被称为“物外桃源”。 许多人垂涎这片地上的乐土,据文学院老教授苏雪林介绍,当时从18栋楼到老斋舍教学区,步行至少需要30分钟,翻山越岭。 为了方便名教授们上课,学校专门开通了定时往返的交通车。 这在30年代很豪华。 我知道解放初期之前全武汉市一共只有150辆汽车。

“武汉大学不同寻常的观光攻略”

1937年抗战爆发,武汉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 国共两党合作,国立武汉大学曾有一段时间名人进行荟萃分析。 周恩来、郭沫若、康泽、黄琪翔等国共两党要人共住18栋,斯诺、史沫莱特等外国朋友也到访。 蒋介石和宋美龄住在不远的半山庐。 相关人士回忆说:“周恩来和蒋介石经常在散步的小路上相遇,共同协商国家民族大事,非常交谈。” 建国后,十八幢人口日益减少,衰退、沦落、荒凉。 到90年代为止,老十八栋已经消失了,变成了几成的鬼屋。

“武汉大学不同寻常的观光攻略”

这几年,武汉大学改建了旧的18栋,改造成了城市设计研究总院的办公楼,周边的树木丛林也整理好了,旧的18栋终于恢复了生机。 即使现在,这里还是有很多人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到访,在看起来普通的灰砖小楼之间获得了俯仰感。 沿着老十八栋山间小路,向西,回到了人烟稠密的樱花园、梅园一带。 饮食、交通都很方便。 稍微休息一下,这次武大之行就会功德圆满。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武汉大学不同寻常的观光攻略”

地址:http://www.i0dm.com/武汉旅游/1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