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5字,读完约2分钟

女人,汉族。 知名学者、作家、评论家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代表作品:《婚姻法撰改争论》《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

我出生在北京,北京是我的故乡。 人对家乡的感觉和对母亲的感觉一模一样,无法观察她的美和丑,无法观察她的年龄,她口音(我母亲老家在河南,她的话带着浓重的河南口音,但我17岁就离家20岁了, 那是有血缘关系的感觉。

“李银河回忆里的颐和园乐趣岛(组图)”

我的父母和解放军一起于1949年来到北京。 最早我家住在故宫东门外的东华门。 小时候的印象很模糊,只记得院子里有一棵大树,院子中间有花坛。 我没去幼儿园,妈妈围着花坛跑,结果没赶上我,所以我一辈子都没去过幼儿园。 这是我记事以来第一次有真实记忆的事件。

“李银河回忆里的颐和园乐趣岛(组图)”

之后,我家搬到天桥附近的《人民日报》宿舍,记得小时候去参观天桥。 那时的天桥保存着自古以来流传到游乐园的样子。 有人会变戏法,有人会画西洋画,有人会变戏法。 我记得有一次去看杂技表演。 表演柔术的女演员把全身的重量压在嘴里的花上,她的服装贴身,曲线外露,谢幕时周围壮年男性发出刺耳的怪声,给当时还没到青春期的我带来了异样的感觉。 北京有句老话:西富东贵南贫北贱。 天桥属于南城,是典型的贫民窟居住区,旁边有老舍先生笔下贫民窟生活的名剧《龙须沟》的原型。 但是,我从没听说过那个。 我也没感觉到那个。

“李银河回忆里的颐和园乐趣岛(组图)”

最近的公园是陶然亭和天坛,当然是我们最常去的地方。 爸爸和妈妈都还年轻,每个星期天带我们兄妹四人去公园玩。 那是我小时候最大的乐趣。 我很老吗? 玩得最多,一到星期六晚上,就会缠着父母问“明天去哪里玩”,成为家里家喻户晓的典故。 我记得三年的困难时期。 由于家里口粮紧张,父母经常带我们去郊外农村(也就是农村,也就是广安门外一带)的菜园里挖蔬菜。 苋菜这蔬菜叶子很厚,采下来和面混在一起蒸锅,蘸大蒜汁吃,但是不说有多好吃,现在想起来还是会流口水。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李银河回忆里的颐和园乐趣岛(组图)”

地址:http://www.i0dm.com/武汉旅游/1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