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8字,读完约2分钟

魏晋时期,名师群星璀璨,他们放荡不羁,抵制礼教,崇尚独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开创了知识分子个人意识觉醒的新时代。 在他们中,嵇康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也是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

嵆康、谪郡铚县人。 三国魏时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嵆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仍很勤奋,精通文学、玄学、音乐等。 他娶曹操曾孙长乐亭为妻,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

嵆康主张摆脱约束,回归自然,悠闲享受。 他长期隐居在云台山。 喜欢竹子,嵇康在住处种了几亩竹林,在树林里建了竹舍,万物都是竹子做的,翠绿的翠竹是他气节的象征。

一群与康志意气相投的文人,搞好老庄之学,厌倦官场诈骗和权谋,他们经常来到云台山乡村,在竹林里摆酒席,弹着弦,轻松自在,如仙。 这个群体中有7个人爱好相似,他们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被称为竹林七贤。 他们把玄学的研究对象从老子推进到庄子,提出了“越名教、任自然”的新视角,最后形成了“名教是自然”的新思想。 七个体不仅在思想上崇尚庄子,而且在行为上狂躁,这些清流名士都以讲玄清议为可能,以菲薄礼教为时尚。

“竹林七贤领袖嵇康归隐云台山始末”

康是音乐家,他轻抚琴弦,慢慢弹奏,用清越的琴声表达自己人生的追求。 战乱时期,自身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嵇康不得不隐居在退山水林泉之间。 他最擅长的是抚摸琴,是乐言志,轻松拥抱,在音乐中放松自己的精神和身体。 古琴音色优美,韵幽远活泼,富有变幻莫测之妙。 在风景幽静的竹林下,远离世俗喧嚣,抚摸“高山流水”,潺潺与溪水相融,不仅陶冶了气质,还排除了一切烦恼。 呼吸清新空气体,陶醉于音韵,嵇康随时进入“幽远,天人合一”的境界。

“竹林七贤领袖嵇康归隐云台山始末”

寄身山水,置舟江湖,山水对文人不仅具有平常的修身意义,在礼法专制社会也具有反抗世俗、多次独立人格的意义。 由于不满时政,嵇康等魏晋名士避开山林,对自然美的鉴赏力提高,奇特的获胜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觉追求。 嵇康等文人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前流传下来的道路上走出来,按照自己的行为生活,追求自由,这就是在饮酒、服食、养生和诗歌、山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行走在山水中,嵇康对山水的理解和理解,超越了通常的陶冶性价值观,与更深刻的人生审美相连,自然而抗拒世俗。 (资料来源:放心的旅行网)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竹林七贤领袖嵇康归隐云台山始末”

地址:http://www.i0dm.com/武汉旅游/1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