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8字,读完约1分钟

武汉大学李希博士:夜光虫突然减少还是灾难

通过观察和统计,武汉大学的李希博士分析了光与自然和人为灾害之间的联系,如全球变暖和海啸。前天,他参观了华中师范大学,并给学生们带来了一个讲座“发光遥感——从人文角度观察地球”。

李希,武汉大学测绘与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他绘制了169个国家的发光趋势图,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年度发光波动与当年世界武装冲突的数量有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7以上。

他的结论是,发光强度的突然下降通常与战争的爆发和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居民大规模迁移相对应。发光强度的突然增加通常意味着战争、战后和灾后重建的结束。一个国家的波动越大,历史上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大。

李希进行了概率分析,并根据发光波动对所有国家进行了分类,共有5个等级。在过去的20年里,波动最剧烈的国家有80%的几率爆发战争,包括卢旺达。在53个发光强度或大或小波动的国家中,有30个受到了战争的侵袭,这实际上是“暗流涌动”。

发光数据从何而来?李希依赖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免费发布的相关卫星数据。他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做了一段时间的访问研究生,对人文和遥感的跨学科研究感兴趣。相关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李希说,发光遥感技术在未来有很大的潜力,如利用发光图像来校正区域经济总量,基于发光图像的光污染和研究,“地球在夜间有话要说”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武都大学测绘与遥感讲师李希:多少光与灾害有关

地址:http://www.i0dm.com/whjy/8488.html